这几天,微博朋友圈被霍金老爷子刷屏了,铺天盖地的蜡烛、鲜花...
今年以来,去秋新任命的发审委上市审批尺度收紧,拟IPO企业...
谈起股权激励,多数人尤其是激励对象焦点都放在股权上,但从股...
年初,笔者谈了个很有意思的“烂尾楼”项目,说其烂尾楼,是因...
伴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TMT行业创业浪潮,智力创新型企业完...
在股权激励实务中,激励股份的定价问题无疑是重中之重,定价方...
华为队伍的狼性文化众所周知,其中股权激励价值更是居功至伟。...
相比民企“法无禁止即可为”的灵活性,国有企业因其属性有别于...
国企改革中优先股政策如何解读,优先股对国企混改和员工股权激...
国税最新公告,持有权益性投资的个独合伙企业一律适用查账征收...
《乔家大院》作为描写晋商艰辛创业路的一部电视剧,当年上映后火遍大江南北。
剧中提到的“身股”的概念让人着实佩服古人的智慧。所谓身股,是和银股相应的,两者的概念简单说就是“出资者为银股,出力者为身股。”银股是真金白银,是东家在开办商号时投入的资金。身股是商号的职员以个人劳力折成股份,并享有与银股等量分红的权利,且不必承担亏损责任。
身股最早仅有各商号的掌柜可以享受,后来乔致庸大胆突破,让学徒期满出师的伙计也可以享受身股,并每年按劳绩增加,一举扭转了伙计辞职潮,甚至还影响到了同行跟进模仿。
一、 分红股--身股的现代概念
剧中的身股有几个特征:不需出资、不承担亏损责任、挂钩利润享受分红,这在现代股权激励语境下,就是分红股激励模式。有别于实股激励,分红股不需出资,享受分红,激励价值大于约束作用,对激励对象而言,激励效果更佳,但另一方面,因为不承担亏损,故约束不足,客观上对股东的利益而言略有不公。
剧中身股起初只有掌柜享有,就是股权激励中激励对象只适用于核心高管,后来范围扩大至伙计,就是激励对象范围扩大至中基层骨干。激励范围的扩大,客观上有助于稳定更多的员工,避免核心人员变动对业务经营产生致命影响,就如剧中大掌柜因违反店规被辞退,立即提拔优秀伙计接任大掌柜一职。
二、 行业--股权激励适用性
明清两代,晋商兴起,身股制随之行于天下,这一现象背后有深刻的行业背景。晋商从事商品贸易行业,商号遍布各地且受通讯条件限制,东家即股东很难实际把控到所有经营行为,因而,客观上对经营人才(如掌柜、优秀伙计)有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,而经营人才本身的市场稀缺性和流动性较高,这才是晋商推行身股制的背后逻辑。
同理,以现代管理视角来看,哪些行业更需要股权激励手段呢?简单说就是:商业模式对核心人才资源(而非土地、设备等固定资产)依赖大、核心人才本身稀缺性高、人才流动性强,符合这些特征的行业,通过股权激励手段获取关键资源的需求就比较迫切,越需要股权激励。
明清两代,从未听说地主对佃农采取类似身股制的激励,原因就在于地主-佃农这一商业关系中的核心资源是土地,而非人才(佃农),农民本身并非稀缺资源,而且农民本身的流动性为土地所束缚。
三、 分红--股权激励的效果保障
剧中,优秀伙计马荀给东家乔致庸算了一笔账,自己年俸20两银子,如果能拿两厘身股,每年分红就是240两银子,分红十倍于自己的年俸,肯定愿意在商号一辈子干下去。
这笔帐突出地点明了分红股激励的效果保障,即分红额度问题,分红高,激励效果就强,否则激励效果也就谈不上,而且在实际股权激励中,激励对象衡量分红激励力度时,天然会以本人年薪作为参考基准。
四、 经营和奖惩--股权激励的机制保障
剧中东家乔致庸将身股制推广至伙计,伙计队伍群情振奋,这是因为伙计们基于商号以往的经营盈利,可以清晰预期到自己的收益。对于任何有意推行股权激励的企业而言,亦是如此,经营不力,企业无发展,员工对企业无信心,那再好的机制,激励效果也无从谈起。
剧中大掌柜因私自用人、贪墨公款等违反店规的行为,被东家辞退,掌柜享受的身股也被取消,一时镇慑各分号掌柜。以现代管理视角来看,就是考核奖惩问题,身股是奖励,店规就是考核,违反考核制度的就要及时给予惩罚,考核结果影响股权兑现,有奖有罚,赏罚分明,才是完整的激励体系。
最后,剧中乔家竞争对手的一句话意味深长:乔致庸这定的不是店规,是给我们晋商买卖行定的行规啊。如今的时代,企业的竞争早已蔓延至人才竞争领域,同一行业内,率先推行股权激励的企业无疑具有了先发优势,而落后者在人才吸引上就处于不利的地位,所谓先发优势是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