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几天,微博朋友圈被霍金老爷子刷屏了,铺天盖地的蜡烛、鲜花...
今年以来,去秋新任命的发审委上市审批尺度收紧,拟IPO企业...
谈起股权激励,多数人尤其是激励对象焦点都放在股权上,但从股...
年初,笔者谈了个很有意思的“烂尾楼”项目,说其烂尾楼,是因...
《乔家大院》作为描写晋商艰辛创业路的一部电视剧,当年上映后...
伴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TMT行业创业浪潮,智力创新型企业完...
在股权激励实务中,激励股份的定价问题无疑是重中之重,定价方...
华为队伍的狼性文化众所周知,其中股权激励价值更是居功至伟。...
相比民企“法无禁止即可为”的灵活性,国有企业因其属性有别于...
国企改革中优先股政策如何解读,优先股对国企混改和员工股权激...
非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激励时,股权激励份额定价一般参考公司账面净资产进行设定,这样做好处多多:其一,给员工的股权授予价格一般比较优惠,按净资产计价就是优惠原则的体现;其二,在没有发生外部股权融资的情况下,净资产计价属于“公允价值”,不会涉及股份支付问题,省去了很多个税和费用的麻烦。
对于单体公司而言,账面净资产是个简单的概念,即资产负债表的“所有者权益”数字。但对于集团架构公司而言,这个“所有者权益”概念口径就有大小之别了。
合并报表口径下的所有者权益
集团-子公司架构举例如下
这一架构下,A公司净资产1000万,B公司净资产1000万都是作为单体企业的所有者权益金额。
集团公司作为A、B两家公司的控股方,有权进行财务报表合并,即集团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是合并A、B两家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数字。
合并财务报表口径下,集团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2000万,其中归母所有者权益为1800万,少数股东权益为200万。这是合并报表有别于单体企业报表的关键差异,需要体现少数股东权益,这里的少数股东就是A公司的小股东外部投资人,因其持股比例为20%,故少数股东权益为1000万 × 20% = 200万。
合并财务报表时,对于集团公司,其净资产就有了两个口径,广义的净资产就是指“所有者权益”,2000万元,狭义的净资产就是指“归母所有者权益”1800万元。
客观而言,“归母所有者权益”的价值水分较小,因为这个口径剔除了非集团公司的权益部分,属于集团公司实打实的净资产。
股权定价时的净资产口径选择
股权激励份额定价时,参考净资产进行定价,其本质是寻找一个股东和员工都能接受的定价锚定。价格太高,员工觉得股东溢价,没诚意;价格太低,股东觉得吃亏,不划算。
理解了股权激励份额定价的本质,再来看净资产计价时的口径选择。
选择“所有者权益”口径,即广义的净资产口径进行定价,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标的公司的价值,且适当考虑了股东利益,存在部分“隐性溢价”。
选择“归母所有者权益”口径,即狭义的净资产口径进行定价,则相当于给员工了部分价格优待。
两种选择各有利弊,但从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落地实操层面考虑,一般建议选择广义口径的“所有者权益”,这是因为:
其一,口径选择本质是定价锚定问题,只要按同一口径进行入股和退出价格计算,则对于员工而言都是公平的。
其二,非上市公司大股东一般持股比例较高,广义和狭义口径的净资产金额差异不会太大,故所谓的“隐性溢价”不会太高,员工的不公平感不明显。
其三,非上市公司后续往往会进行股权融资,投资人增资方式进入的资金进标的公司账户,账面反映标的公司净资产和现金流增加,实质上提升了标的公司的价值,这种价值的提升也是员工持股增值的体现。
其四,考虑到公司未来上市的可能,上市后公司股价体现的是公司股权的整体价值,从股权激励计划衔接上市后操作角度出发,采用广义口径无疑更为简便易行。
当然,狭义的净资产口径选择也并非毫无意义,如部分上市公司在设定股权激励业绩条件时,会以“归母净资产收益率”这种狭义口径作为业绩指标,就是从提高业绩含金量的角度出发了。
如果您还有其他关于股权激励,薪酬绩效设计,股权分配,股权架构问题,想要咨询
可以网站留言,或者扫码咨询,发送您想要问题
资深顾问为您答疑解惑!
快节奏的商业竞争氛围下,对长期主义的坚持是否如堂吉诃德般只意味着悲壮?
国企干部身份特殊,其担任民营的持股平台关键岗位时,政策是否允许,有哪些实践案例?
国企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时,业绩目标设定需在企业实际和监管要求中寻求平衡。
国企减资是否需要进行资产评估,相关法规政策较复杂,简述一二。
股权代持还原,往往是以未来上市为背景,故还原过程的合规性至关重要,尤其是还原路径设计。
基于工商和税务视角下的合规性差异,股权代持处于灰色地带,其规范还原涉及工商、税务、资金等问题。
搭建持股平台时,合伙企业和有限公司各有优势,两者结合则益处更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