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杨谈股系列
  • 1

    当当警示:别迷信一股就灵

    这几天,微博朋友圈被霍金老爷子刷屏了,铺天盖地的蜡烛、鲜花...

  • 2

    个税:股权落地中最大的雷...

    今年以来,去秋新任命的发审委上市审批尺度收紧,拟IPO企业...

  • 3

    股权激励就是分钱吗?

    谈起股权激励,多数人尤其是激励对象焦点都放在股权上,但从股...

  • 4

    好心没好报:优惠给股份员...

    年初,笔者谈了个很有意思的“烂尾楼”项目,说其烂尾楼,是因...

  • 5

    晋商的股权智慧

    《乔家大院》作为描写晋商艰辛创业路的一部电视剧,当年上映后...

  • 6

    出钱出力如何平衡:初创企...

    伴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TMT行业创业浪潮,智力创新型企业完...

  • 7

    天上真掉馅饼了:多元对价...

    在股权激励实务中,激励股份的定价问题无疑是重中之重,定价方...

  • 8

    学华为的股权激励,不要刻...

    华为队伍的狼性文化众所周知,其中股权激励价值更是居功至伟。...

  • 9

    国企股权激励难题破解实务

    相比民企“法无禁止即可为”的灵活性,国有企业因其属性有别于...

  • 10

    国企改革中的优先股探索困...

    国企改革中优先股政策如何解读,优先股对国企混改和员工股权激...

股权激励期权授予时点对股份支付的影响及应对

2023-06-19
老杨谈股


期权模式特征在于授予激励对象时,激励对象无需出资,待行权条件成熟时激励对象行权出资以获得股权。


期权授予后,当公司公允价值高于授予价格时,哪怕员工并未行权,公司财务仍需按公允价值和授予价格差额,按股份支付处理进行账务操作,对公司要计管理费用影响当期利润,对员工就涉及个税问题。(股份支付问题解释见前文《股份支付涉税及递延纳税实务剖析》)


某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时,出资环节设定为两次出资,二次出资为首次出资后两年。同时,为体现对员工的优待和激励,允许二次出资时仍按起初价格认购公司股权。


仔细看看这一设计:两年后,允许员工按起初价格购买公司股权,且员工有权放弃二次认购…….各种特征都非常符合期权模式的常规概念。


可以理解为,该公司激励模式是实股+期权的组合激励。


但期权一旦授予,后续财务操作和影响比较麻烦。那有无更好的办法?


关键在于“授予”时点。


股权激励计划以股东会决议形式通过,并对员工进行宣讲,两次出资等安排让员工有充分的认知,以合理预期发挥对员工的激励作用。


但在公司和员工签订股权授予协议中,仅就首次认购份额进行授予,而不涉及二次出资份额和价格问题。


如此,两次出资仅是公司激励计划的安排,对于二次出资的期权权利并未实际授予员工。权利授予未发生,则期权未授予,自然就无需进行相关的财务操作。


当然,这种授予时点的设置,主要是为了解决计划落地之初这个时点的问题。


待到计划设定的二次出资时点,公司对员工进行二次实股授予时,如当时公司公允价值超出了期初授予价格,则仍然会触发股份支付问题,员工仍会面临个税问题。


如果您还有其他关于股权激励,薪酬绩效设计,股权分配,股权架构问题,想要咨询

可以网站留言,或者扫码咨询,发送您想要问题

资深顾问为您答疑解惑!

略成咨询公司微信码.jpg

百度百科:


上海略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


股权分配落地相关资讯: